第93期:大学申请策略浅谈
📒

第93期:大学申请策略浅谈

Date of Publication/发布日期
November 4, 2022
Author/发布者
Lorenzo Zhu
Language/语言
Chinese
Files & media
Volume
Volume 3 2022-2023

何谓“申请策略”?

我校今年毕业生刚刚完成了他们的提早申请,我认为有必要向大家总结下学生在构建择校清单时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因素要哪些。在每位学生的择校清单中,其意向院校的录取几率都不尽相同。一份合理的择校清单应该涵盖“冲刺院校”、“目标院校”、“匹配院校”和“保底院校”。如果一份择校清单里大半都是录取难度极大的院校,这便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申请策略指的是一个学生的择校清单要具有梯度性,这可以确保学生即使没有被其“冲刺院校”和“目标院校”录取,仍有许多其它的意向大学可供选择。

构建一份合理的择校清单,为何如此重要?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他们择校清单中的所有意向院校,而不仅仅是那些录取几率最低的院校。在大学申请时,学生通常需要设法展示其就读意向。然而,不同院校对申请者就读意向的重视程度及衡量标准却不尽相同。没有一所大学就如何衡量申请者的就读意向做出过明确的声明。

学生们倾向于将大学的综合排名视为衡量其教育质量的标准。如果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只看重大学排名这一个要素,那么这势必会分散他们在申请其“匹配院校”和“保底院校”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可能会得不偿失。随着学生申请数量的增加,大学招生官无疑也会遇到一些就读意向不明显的申请者。即便是对于某些学术成绩优异、学生潜力突出的申请者,大学招生官也会质疑他们的就读意向是否真实。如果一个学生的就读意向并不强烈,那么其大学申请材料将无法打动大学招生官。没有哪所大学愿意录取那些就读意向不强烈的学生,因为这将不利于提高其新生注册率,从而影响其大学排名。

从某种意义上,这恰恰突显了院校调研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的反思与探究,学生将会明确自身的学术兴趣与动机,其升学故事也将更容易打动大学招生官。

学生为何需要谨慎选择早申院校?

就目前的升学趋势而言,那些在过去十年一直被学生视为“保底”的院校,其招生官往往不会轻易录取那些学术指数高于本校录取标准的学生。招生官深知,这些申请者只是将其作为“保底院校”,一旦他们被排名更高的院校录取,他们就会“弃而远之”。

大学的录取率和新生注册率会影响其在各大权威期刊中的排名,这也导致了早申政策的应运而生。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大学越来越依赖于早申来维持或提高它们的排名。

理由很简单:提前决定录取(ED)具有捆绑性。选择ED的学生必须签署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如果学生被录取,则必须就读,某所学校的ED申请者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其大一新生的构成。随着院校申请数量达十所及以上的申请者人数越来越多,该申请政策有助于大学试图保持低录取率和高新生注册率。

提前决定录取(ED)政策保障了大学的新生注册率,这也使得大学在常规录取(RD)阶段规避了招生过多或招生不足的风险。显然,这些都会对学生合理构建自身择校清单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重点考虑或仅仅考虑大学综合排名的学生而言。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