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焦点效应
💡

第66期:焦点效应

Date of Publication/发布日期
February 18, 2022
Author/发布者
Lorenzo Zhu
Language/语言
Chinese
Files & media
Volume
Volume 2 2021-2022

你有没有想过各大刊物里的大学排名是如何计算的?根据我近十年的大学升学指导工作经验,我发现大学排名是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很关注的一个因素。它被视为衡量一所大学质量的指标和依据。以下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的参考标准及相应的计分占比:

六年平均毕业率
17.6%
大一新生平均留存率
4.4%
佩尔奖助学金获得者毕业率
2.5%
佩尔奖助学金获得者毕业率表现
2.5%
毕业率表现
8%
本科生对学术的评分
20%
班级规模
8%
教师薪酬
7%
拥有终极学位的教师比例
3%
全职教师比例
1%
师生比例
1%
录取新生的SAT成绩
5%
高中毕业班前10%的录取新生比例
2%
投入到每位学生的财政资源
10%
校友平均捐赠率
3%
毕业生债务总额
3%
毕业生负债比例
2%

这套标准体系看似严谨,但其仍有不合理之处。

例如,投入到每位学生的平均支出是包括一所学校的全部研究生和本科生,即使这两组学生的平均支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像哈佛这样的学校(哈佛本身就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其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接近四比一(研究生有大约1.8万名,而本科生只有5000多名),要说这套参考标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的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专家意见是由大学校长和教务长等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参与评分的,这一指标占了大学排名标准的20%。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意见真的要比作为学术质量衡量标准之一的师生比更加客观和重要吗?更别提前者的权重为20%,而后者的权重只有1%,其合理性何在?

类似这种不合理的地方不胜枚举,但我还是直接告诉大家我的感受吧:

  • 尽管大学排名被大众视为衡量学术质量的标准,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市场营销手段,仅此而已。各大主流出版社深知,人们习惯把某些学校的名气与其实力挂钩。如果它们的排名跟不上形势,则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对于像《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的主流刊物而言,这似乎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手段(也是一种盈利方式),它们每年都会对美国大学进行重新评估和分析,但其每年计算得出的大学排名都大同小异,即便这套计算排名的标准似乎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脱节。简而言之,我不认为我们可以简单根据其排名来断定一个学生的大学生活,尤其是像上面这种掺杂了很多人为主观因素的排名。
  • 有钱人确实会更容易变得更加富有。在上述排名指标中,教师薪资、校友捐赠比例以及每位学生的学术支出等因素占比20%,而这些资源将却不一定能为本科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一事实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私立大学,私立大学的薪酬体系并不是由州政府制定及实施的。这也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重金属化学领域热门圣地的原因之一,二战之后许多来自欧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纷纷来此进行科研,并成功发现了10种元素(其中一种名为“锫”的元素正是以该校名字命名),但不知何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至今无法跻身于美国大学前20名。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的学校,其学术质量绝不会比美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所大学要差。那么为何其排名不高呢?关键是在于我们参考哪一家主流刊物的大学排名。如果参考《福布斯大学排行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则被列为全美大学排名第一。
  • 读到此处,许多家长或许会反驳我的这些观点,他们认为,如果中国的用人单位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排名,那么作为家长和学生也应该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因为就业机会当然是越多越好。我并不认为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但这种观点是有其局限性的。话虽然俗套,但却非常真实。一个学生寒窗苦读取得卓越成绩,进入了一所名列前茅的理想大学,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最终选择在一所家喻户晓的公司里工作,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挫折也许会让他郁郁寡欢。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过分追求荣誉,以致于压力倍增,但若没有这些荣誉加持,就难以受到顶尖大学的青睐。然而,奖项和荣誉并非幸福的代名词。名牌大学的录取和学位可能无法带给一个人幸福。同样,理想的工作也不一定意味着幸福。如果你在追逐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那么或许你应该改变你的人生目标了。
  • 我们的学生总是拿自己与同龄人做比较。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看到学生们拿到已评分的作业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学们比较分数。他们在乎的并不是自己错在何处以及为何犯错,他们甚至还会忽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而一味地追求是否拿了最高的分数。说实话,对于助长学生们彼此间的这种竞争之风,作为老师的我有时也难辞其咎。
  •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焦点效应”,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焦点效应常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试图弄清楚自己是谁,以及如何与人社交。在此效应的影响下,学生们认为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他们被人关注时,他们便会感到不自在(我们的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变得非常在乎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这就导致他们在自己越重视的方面所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对于一个想被外界认可其聪明才智的学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这种特质,因为这种特质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当他们的能力表现与自我预期不符时,他们便会羞愧难当。当然,这些标准并不是学生们自己凭空设立的,是家长、老师和同学共同塑造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与成败观。我赘述于此,实为抛砖引玉:
🎉
大学排名中很多因素都与学生的经历无关。大学排名与学生的目标成有很大关系,但与学生的幸福感无关。坦白地说,大学录取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录取结果无论好坏,都不该成为学生们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理由。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些学生的录取结果是出乎意料地好。同样,我们也有许多原本认为其能够稳操胜券的学生最终却被大学拒之门外,即便是参照多年的升学数据我们依然想不通他们为何被拒。然而,不管升学形势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学生将继续在浩瀚的学海中奋勇前行,在蜿蜒的书山上永攀高峰,做他们最好的自己。 当学生们的努力付出换来骄人的录取结果时,我校全体老师必然会为他们欢呼雀跃,但我不想等到他们被大学录取后才为他们庆祝,因为他们的成就与价值并不需要大学录取结果才能被认可。2022届全体毕业生和即将踏上大学征途的学生们,你们必须明白:最值得你们骄傲的并不是收获自己无法掌控的事物,而是自己曾经的努力与付出。 在此,我想对学生们说一句我一直没能说的话:“当我看到你们一个个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时,我竟是如此地自豪。” 确实,学生们需要我们的鼓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支持与肯定,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在此,我由衷希望我们的家长都能够让孩子们听到来自父母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