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误区篇4:大学申请时的投机取巧
🔒

第36期:误区篇4:大学申请时的投机取巧

Date of Publication/发布日期
May 7, 2021
Author/发布者
Lorenzo Zhu
Language/语言
Chinese
Files & media
Volume
Volume 1 2020-2021
🚫
大学申请,切勿自作聪明。

此话怎讲?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一生仅有一次大学申请的经历,他们认为这是自己脱颖而出、打动招生官并为自己赢得顶尖大学录取席位的唯一契机,因为只有顶尖高等学府的入场券才能为其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们还认为,如果没有获得这张入场券,他们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尽管我反复告诫学生和家长,这种心态在大学申请时是完全错误的,但仍有不少的学生和家长怀揣着这种想法。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鉴于许多大学的申请难度极高,学生往往觉得他们需要尽可能提供多的证据来向心仪院校展现自己的能力与特质。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学生过度提交除大学招生规定之外的其它材料,那么招生官很可能会认为你是在蓄意掩饰自己的不足。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学生们在大学申请过程中的惯用伎俩,但实际上,它们会适得其反:

推荐信

不建议提交过多的推荐信。即便推荐信来自你的雇主、校外老师、志愿活动负责人、营地主管、同伴或者其他家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招生官有阅读它们的兴趣。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要求学生提交推荐信,那就完全不需要提交。如果一所大学要求学生至多提交两封推荐信,那就按要求提交两封推荐信。

此外,我知道很多父母凭借自己的社交网络结识到了某位愿意为其孩子作为推荐人的公司高管(或类似其它重磅头衔的人)。你可能会认为,有这么一位声名显赫的人为自己摇旗呐喊就能保证自己一定被大学录取。但实际上,大学招生官对此等伎俩也是心知肚明。他们清楚,学生与该公司高管基本上没有交集,该公司高管对学生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其真实意图显而易见,无非就是借助某些与自己毫无干系但威名远扬之人来为自己助阵代言。

所以,此举并不可取。

其它“鬼点子”

有时候,学生会给招生官制作或寄送一些“古灵精怪”的东西,他们认为这可以表达他们对某所大学的强烈就读意愿。学生们有的制作花束或巧克力,有的制作歌唱电报、剪贴簿(里面包含学生曾获的每次奖项、殊荣与剪影),还有的用信鸽投递申请文书。更有甚者,还有学生查明(或跟踪后查明)了某位招生官午餐的时间和地点,于是他便拿着一块写字板出现在这位招生官的面前,他在写字板上列举了他想要就读该校的十大理由。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学生希望表达的关键点并非招生官所需或所求,无论它们多么新颖或者有创意,都不建议去实施,实际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提交作品集和其它创意作品

对于想要申请戏剧、建筑或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通常需要提交作品集。然而,对于意向申请常规专业(如数学、经济学、商科、心理学等)的学生,其个人网页、钢琴独奏或校戏剧表演的视频链接,以及其它创造性非正式艺术作品,都属于“补充申请材料”,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提交的。

尽管这些补充材料看似很有说服力,但大多数院校都不会要求学生提交。如果招生官需要学生提交补充材料,他们会做出明确说明。

小结

大学之所以要求学生申请人提交材料,是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能力与成就。尽管很多学生仍然会试图通过提交尽可能多的材料来让自己脱颖而出,但那些能够严格按照大学招生要求提交材料且能够在其材料篇幅范围内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特质的学生才是最有竞争优势的。